導讀:順利開局後,便要接檔核心用戶感興趣的內容,包括男性項目、女性項目,還有根據年齡段的排播和其他輔助性的排播手段。
好內容讓用戶“搶著”付費。據騰訊Q2財報稱,騰訊視頻的訂購用戶數達7400萬,同比增長121%。其中,獨播劇《扶搖》攬下上半年獨播電視劇收視率排名第一。以《扶搖》開局的騰訊視頻暑期檔在強勁發力。在這期間,騰訊視頻電視劇的付費會員不僅大幅上升,日均播放量也比去年暑期檔同期增長高達30.5%。
騰訊視頻究竟是如何實現會員數量和播放量大幅增長的?這家最受矚目的視頻平台在暑期檔究竟是什麽排播策略?又是如何洞察用戶需求?帶著這些業內關心的問題,娛樂資本論與騰訊視頻總編輯、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王娟聊了聊。
內容儲備:騰訊視頻搶先布局暑期檔,領跑全網 “《扶搖》這樣的暑期檔大劇,我們在今年四月份就開始布局了。”王娟告訴小娛。
四月布局暑期檔在王娟看來並不算早,“其實每年暑期的排播,我們在年初就會開始規劃了。”在這期間,騰訊視頻除了會關注電視台的排播,還要根據自家自製劇的儲備情況和成片節點,做有效的內容分配。
所有人都知道,每年暑期檔都會給平台帶來非常可觀的用戶增量,各平台取勝的關鍵在於能否爭奪到優質的內容產品。
比如《扶搖》,它不僅給騰訊視頻平台貢獻了138億的播放量,同時也拿下了騰訊視頻平台單劇會員拉新第一和招商第一。

騰訊視頻除了在《扶搖》這個項目上搶占先機,也把諸如《香蜜沉沉燼如霜》《甜蜜暴擊》《愛情淨化論》《獵毒人》《一千零一夜》等熱門台網劇,以及根據南派三叔原著改編的自製劇《沙海》,觸及年輕受眾群體的《快把我哥帶走》《夜天子》,懸疑類題材《法醫秦明之幸存者》等都收入暑期檔囊中。8月20日,由周迅、霍建華主演大型古裝宮廷劇《如懿傳》也將在騰訊視頻獨播。

高覆蓋和多維度的優質內容帶動騰訊視頻暑期檔的整體上漲。暑期檔騰訊電視劇會員不僅實現整體開通大幅上升,騰訊視頻電視劇日均播放量也比去年暑期檔同期增長高達30.5%。
騰訊視頻暑期檔會員數和播放量上的激增,王娟從行業的角度總結為兩點原因,其一是內容的回歸,“全行業最好的內容都在這個時候出來了,它會在一定程度上去刺激更多的用戶觀看。”
其二是市場的觸達,針對不同圈層,騰訊視頻匹配了相應的內容,精細化運營。同時,騰訊視頻在暑期不僅與中國聯通“大王卡”合作,還推出年度暑期大促以及全新代言人矩陣,在觸達一二線城市用戶的同時,也下沉到三四線,拉動用戶的增長。
排播策略:頭部內容實現全麵覆蓋,細分內容兼顧圈層口味 雖然騰訊視頻內容食材儲備豐富,但要烹飪出一桌暑期檔大餐,顧全每一位賓客的口味,更考驗平台的“掌勺”能力。
《扶搖》和《創造101》兩檔視頻類獨家內容是騰訊視頻暑期檔開局主打的大菜。之所以如此安排,王娟的運營策略是,“暑期檔開始階段要有非常大頭部、生機勃勃的主導型項目,能夠實現全民覆蓋。”
這種靠重量級頭部內容先聲奪人的排播手法,是騰訊視頻在暑期檔慣常手法。從2016年的《青雲誌》《九州天空城》,到2017年《楚喬傳》《夏至未至》,以及今年的《創造101》《扶搖》都無一例外引爆流量和話題,炒熱了觀劇熱度。

采訪當天,恰逢騰訊發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。其中騰訊視頻付費會員用戶數已經達到7400萬,同比增長121%,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。
財報稱,會員的增長歸因於主要視頻類獨家內容,例如獨播劇《扶搖》獲得上半年獨播電視劇收視率排名第一,自製的綜藝節目《創造101》獲網絡綜藝節目收視率排名第一。此外,國語動畫流量同比增長逾一倍,按視頻播放量計領先全行業。
順利開局後,便要接檔核心用戶感興趣的內容,包括男性項目、女性項目,還有根據年齡段的排播和其他輔助性的排播手段。
比如刑偵懸疑劇《法醫秦明之幸存者》是針對男性觀眾,古裝神話劇《香蜜沉沉燼如霜》和都市愛情劇《甜蜜暴擊》則是主攻女性市場。
考慮到暑期檔的特殊性,騰訊視頻增加針對青少年的內容,“我們排播了《快把我哥帶走》,這是一個根本沒有愛情的一個電視劇,凸顯合家歡正能量的價值觀。”
為了照顧暑期懷舊黨的口味,騰訊視頻也會打包相關老片專題。
同時,平台也充分考慮了一些核心圈層的口味,比如動漫的人群對二次元內容的追求,“像動漫現在每天都有一部獨播內容更新,要知道一部動漫要花兩年的時間才做出來。我們也很心疼一下子要放出這麽多,但從各端維度來,這些內容確實表現很好。”
與此同時,線下的娛樂方式也會搬到線上,比如線上音樂,甚至是電影。騰訊視頻會加強諸多暑期電影周邊、預告片的運營,以及跟暑期檔比較契合的與旅遊、文化有關的紀錄片運營。
王娟稱,今年和往年暑期檔最大的不同是綜藝節目的無縫銜接,“原來我們是單點,就是前幾年是《中國好聲音》,去年是《明日之子》。今年我們從6月23日《創造101》結束,到接檔《明日之子》,再加上現在湖南最好的節目《幻樂之城》,整個周末的節目已經形成了一個連貫的節目帶。”
需求洞察:了解用戶思維,把控布局方向 在王娟看來,騰訊視頻暑期檔的成功除了有流量上的天然優勢之外,也看平台的內容儲備和排播策略,但更重要的是平台對用戶思維的洞察能力。
“你要很清楚用戶是誰,他們都在哪裏,他們的行為發生了什麽變化。然後平台再去結合匹配的推廣和宣傳,可能是效果最好的。”王娟分析道。
經過多年運營經驗的積累,王娟和她的團隊對整個暑期用戶行為的變化有著整體把控,包括暑期檔具體起止的時間,以及消費的時間和其他非暑期檔的時間有什麽不同。
“我們每年都特別注重第一個節點,就是高考結束之後。高考結束意味著暑期拉開序幕了。”王娟說。
6月份還比較早期,平台會給偏向高中畢業、大學以上的群體提供內容。到了7、8月,勢必要考慮孩子們的需求,甚至考慮小學生、更小的小朋友以及合家歡內容。
“比如他們會看一些人文。還有很多人在暑假出遊之前都要做攻略,會去看一些紀錄片和資料片去了解當地的情況。”王娟說。
至於提檔的《法醫秦明之幸存者》,是騰訊視頻敏銳地洞察到世界杯過後男性向內容的空缺。

王娟透露《法醫秦明之幸存者》原計劃是在10月播出,“我們一直是動態在關注平台上的數據,發現世界杯後這段時間內,男性喜歡的類型劇出現了空白,用戶隻好把原來的東西翻出來看,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得提檔,滿足男性用戶的觀影需求。”
不過暑期檔過後,平台不得不麵臨季節性的部分用戶流失的可能。麵對這種情況,騰訊視頻也充分考慮並在排播布局上進行結構性的調整,“暑期檔後,我們可能需要給更多職場、家庭受眾,提供他們想看的內容。”
但王娟也表示,真正的好劇在任何時期都是有成超級爆款的可能。無論是去年9月獨播的《那年花開月正圓》,年末播出的《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》,以及今年上半年播出的《結愛.千歲大人的初戀》,“對我們來講,作品放在任何一個檔期都會成為爆款,因為觀眾始終是有心理訴求的。”
(责任编辑:互聯網)